2024年11月21日下午第一节,徐利萍老师在阶梯教室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展示课。开设课程的课题是《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》,授课对象是早期教育专业2024级1班学生。徐利萍课题组成员、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、学校部分教学人员到场听课。

徐利萍老师为本节课设计的目标是:知识目标(了解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,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,理解价值观的特点,理解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);能力目标(引导学生分析、比较、归纳、概括,合作学习,发现问题,培养学生思考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培养初步认识、分析判断和选择正确价值观的能力);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目标(认识到核心价值观对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,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鸣和认同,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、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)。设计了“导入新课、学习检测,交流探讨、引出概念,价值选择、强化重点,小组探究、突破难点,交流探讨、加深理解,课堂总结、升华认识”等六个环节,共有四个探究活动。
徐利萍老师让学生课前自主习,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,使学生认识到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学生通过正能量点赞活动,初步进行价值判断,理解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,实现难点突破。徐老师分析、了解学生价值观现状,引发学生思考,认识到价值观对人的具体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、价值观的意义。学生结合案例讨论,激发学习兴趣,理解价值观的特点,思考是否需要共同价值追求,理解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。通过小组合作、汇报分析,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,突破重难点。使学生认识到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,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、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。
徐利萍老师主要运用了互动式教学方法,通过师生互动、生生互动、个人互动、小组互动等形式,辅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,摈弃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教师说教形式,让思政课堂更加凸显“以生为本,和谐共生,锤炼思维,提升品质”的课程初心。
徐利萍老师主持的是第五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《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》,目前已经完成研究任务,即将申请成果鉴定。据了解,“互动式”教学是该课题研究的核心成果,也被实践检验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有效举措。